是人类创造了历史。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蔽风雨。《易、系辞》,这就是人类进步的智慧。瓦的发明,是与宫室建筑紧密相连,密不可分,并一路发展走来,这当是人类的又一大文明杰作,使人得以安居,而后乐业。我们今天触摸着这些残瓦碎片,追古思今,这里是古人辛劳与智慧的结晶,更是沧桑的岁月给我们留下了文明辉煌的见证。
公司董事长任国勇先生非常重视历史的传承,热心收集古建筑瓦,以及瓦的附属配件,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古代瓦的文物,对传承瓦的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方兴建材有限公司展览馆,也是中国民间专门以瓦为主题的展览馆,这里的实物、图片、文字说明既有历史,也有今天和明天。从瓦的发明发现,经过历史逐步的演变,每个历史阶段都为瓦的发展留下了哪些痕迹?到了今天瓦的特点又发生哪些变化?想借此展览馆给大家呈现一个大体的发展脉络。
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,建筑文化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,砖瓦文化又是建筑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,砖瓦建筑房屋的出现,对于巩固和发展人类定居,起着关键性的作用,它既是文明的成果,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。一砖一瓦的巧妙组合,使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,写意抒情的诗歌,美轮美奂的三维图画,彰显出一代代人们物质文化追求和极具时代特征的建筑文明。中国是最早农业定居和农业文明高度成熟的地区,因此在西周时期出现了世界最早建筑用砖瓦,中国享有砖瓦建材的发明权。今天人们研究历史,人类文明的发展史,应当关注砖瓦因素在其中的作用。瓦是建筑屋顶重要的组成部分,既有挡风防雨阻雪,遮避日光的物质功能,瓦又位于建筑的上方,形象十分突出,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,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。
瓦与其它建筑材料的区别在于,以黏土为原料,经过制备形成可塑性以满足建筑物的任何形状要求。瓦最早用于宫室、宗庙,后来进入民居,为百姓所用。
古字中的瓦,不作屋面瓦解,据《说文解字》是以烧土器的总称。迄今在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南等地农村仍在一些陶器日用品的名称前冠以瓦字,如瓦罐、瓦盆、瓦瓮、瓦缸、瓦埚等。只是后来的《古史考》中,才从焙烧土器中分化出来,作为屋面材料而引申为覆盖屋面的瓦。
在考古出土文物中最早发现的瓦字之一可见秦惠文王时期(公元前334年)中的瓦书中的瓦字(1948年出土于陕西户县,现藏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),该瓦字形为: 其形似为前后两瓦搭接,便于防漏和排水。
秦瓦当,汉模印,唐琉璃,宋砖雕,明清砖瓦。历史走到今天,经过人类的不断探索,新材料的应用,瓦的实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瓦的演化则是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混沌走向了文明辉煌。创新则进、则生,重复则退、则亡,就是人类永远不会重复自己。
传承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历史,方兴公司在承续历史的同时,着力于瓦的创新与发展,同时还关注着国际建筑材料和瓦的发展动态,研究、借鉴、学习,取长补短,创新发明,为我所用。方兴聚乐牌合成树脂瓦的发明与推广使用,太阳能光伏发电瓦的应用,就是瓦史上的一次飞跃,并带来了建筑材料瓦的再一次变革。
今天我们关注瓦的历史,关注瓦的文化,关注瓦的演变,开发具有时代特点的屋面用瓦,为时代的大厦加上一片瓦的靓丽风景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时代的进步,历史的发展,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,瓦的演化将会向着高科技,低碳环保,环境友好,经济适用的方向快速发展。展望明天,人类的居住环境,居住工作条件会更美好。